“踏歌行”创作于1966年,共画有二十余头形态各异的毛驴,大都背负沉甸甸的粮食,其中还包括几头年幼的小毛驴,整个画面因此更加灵动活泼,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驴群是整幅画面的重点,黄胄用墨色变化、近大远小、错落层叠、疏密调和等绘画手法将二十余头毛驴精巧布局,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,显示出了了黄胄在绘画方面的独创力以及布局宏大场景的功力。新疆人物也是黄胄最擅长的题材之一,他早年到西北写生,后又入伍到西北***从事战士读物的美术工作,因此他对新疆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。在此件创作中,他牢牢抓住人物特征,捕捉到载歌载舞的人民刹那间最具表现力的神态动作,展现了他们饱满的热情和豪迈的情怀。画中五人位置关系十分明朗,中间三人为一组,稍靠后,前方左右两边各站一人,目光相聚于中。他们有的跳舞,有的拉琴,有的挥手,有的摇摆,仿佛能听到他们的欢歌笑语,黄胄非常有分寸地把握着活动的特点和人物情绪,充溢着脉脉温情。黄胄在这幅作品的设色方面也运用了颇多巧思。群驴之中只有最前面一头设以浓墨,中间各头毛驴墨色浓淡变化丰富,层次感极强。在五位一组人物中,只有一位人物着红衣,其余人物服饰颜色或素或淡或黑白,强烈对比中点明画面的中心。值得一提的是,嫩绿的柳条给画面带来了清新的气息,“初春”这一时间节点得以直观呈现出来。